火急的近义词: 急迫, 蹙迫, 遑急, 紧迫, 急切, 紧急, 弁急, 迫切, 火速
火急的反义词:
火急的拼音: [ huǒ jí ]
火急的中文解释: 火急,汉语词目。注音:huǒ jí。释义:形容极其紧急。
急迫:急迫,指匆促;犹紧急。语出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袁釰 者, 羌豪也。 秦时,拘执为奴隶,后得亡去。 秦人追之急迫,藏於穴中。”
蹙迫:蹙迫,出处《齐民要术·园篱》,即逼近。
紧迫:紧迫,读音jǐnpò,汉语词语,形容事物的紧急迫切状态。
急切:急切,指紧急迫切;匆忙;仓猝。语出《后汉书·崔寔传》:“不彊人以不能,背急切而慕所闻也。”
紧急:紧急;名词,紧张、急迫、危急的意思,表示需要马上行动,刻不容缓,一般用于紧急行动。
迫切:迫切,有”急迫;紧急“之意。
火速:火速,huǒ sù,指赶紧;立即。急速。谓以极快的速度。出处:元朱凯《昊天塔》第二折:“莫不是大辽军马厮蹅踏,我与你火速的便去争杀。”《说岳全传》第四七回:“尔其火速来京,起复旧职。”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颜聚曰:‘吾当以死据住北门,公子收敛公族,火速到此,同奔代地,再图恢复。’”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一章:“第一件事即将行李交与家人之外,火速乘一辆汽车奔往杜先生狱中去见他。”李俊民《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柴门近日多来客,火速移床待孝先。”
1、任务火急。
2、恶人在骄横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愿他们陷在自己所设的计谋里。
3、我发誓只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才打断你的话(包括想知道你把巧克力放哪里了)。
4、列一份工作清单,然后按照清单来一项项的完成工作。除非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执行时就不要间断。
5、总之还没遇到过十万火急的电话或短信需要立即回复。
6、奥巴马的保护者们说,美国被迫用送礼物的方式哄着以色列说明情况十万火急。
7、我看见你在火急的追求这欢喜的,无忧无虑的景遇,那曾经在一方面对你是如此的熟悉,目前在另一方面又是仍旧如此的迢遥。
8、对于上班族来说,一天中,赶早上班,虽使人慌忙火急,可那是因为你没有失业。
9、我十万火急地要按预定时间完成报告。
10、对于一个40年后东欧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首脑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虽然不一定是最十万火急的。
11、因而,火急和需要地变革,在讲授办法上,已成为一个抢手话题,被普遍地会商。
12、什么事十万火急非得在周日晚上拖我出门?
13、生活中真正十万火急的事情并不多见。
14、许多商人万分火急需要现款。
15、那个男孩特地火急地想要取得一当地舆书。
16、因而,电力系统火急需求一个规范地开放式变电站主动化通讯系统。
17、十万火急。请速联系。
18、我认为这件事情不是十万火急的。
19、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明天我真的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处理。
20、我们对美国有一个十万火急的行动计划。
21、请密切关注以下物料的到货时间,一旦收到,请立即安排发货到印度。十万火急!
22、这个月,国家地理频道将带领观众看看平凡无奇的情况如何变成《十万火急》。
23、由于不得不参加某个沉闷的会议,你无法处理眼前十万火急的问题。
24、弗朗兹一挂上电话,就十万火急地去接他。
25、自己火急地想知道你地下落,自己想知道你一切能否都还好吗?
26、他十万火急流星赶月似地发了另一份电报确认消息的可靠性,就急急忙忙地赶在其他没那么细心的,没那么温柔的朋友前将这个噩耗告诉她。
27、一路之上,虽然不是十万火急般的赶路,但速度也相当的快。
28、如果十万火急,员工可以在征得上级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和同事交换使用时间。
29、十万火急北京,中国的首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0、许多商人万分火急需要现款.
31、2恶人在骄横中,把穷苦人追得火急;愿他们陷入自己所设的计谋里!
1、火上加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事态更加严重。也说火上浇油。
2、火上弄冰: 比喻易于败亡,事情很容易办到。
3、火上浇油: 火上浇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出自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造句:小红惹她妈妈生气了,小明竟然还在那里说小红的成绩,真是火上浇油啊!交友不慎啊~现实生活中,“火上浇油”也能起到灭火的作用。
4、火上添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同“火上浇油”。
5、火令: 1.即火宪。 2.指寒食节禁火的命令。
6、火伞高张: 火伞高张,成语。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7、火伴: 火伴,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同伍的士兵。
8、火候: 1.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烧窑炼铁都要看~。她炒的菜,作料和~都很到家。 2.比喻修养程度的深浅:他的书法到~了。 3.比喻紧要的时机:这儿正缺人,你来得正是~。
9、火光烛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10、火冒三丈: 冒:往上升。指火势大,也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