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的近义词: 茅屋
茅庐的反义词:
茅庐的拼音: [ máo lú ]
茅庐的中文解释: 茅庐,指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特指南阳诸葛庐。
茅屋:茅屋,意为用茅草盖的房屋。词语出处为《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杜预 注:“以茅饰屋,著俭也。”
1、劳其力者,虽居茅庐陋室, 耕方寸薄地, 亦知修身饰居.
2、印度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不再是刚出茅庐的小孩了。
3、“恭喜你啦,”国王说,“你的宫殿真是富丽堂皇啊,相比之下,我的小宫不过是茅庐寒舍。”
4、家是人们心中一个理想化的概念,高堂广厦是家、茅庐草舍也是家,其中蕴涵了每个人的理想与生活追求。
1、茅台: 1.镇名。在贵州省仁怀县境内,东通遵义,水路沿赤水河可通长江,以产佳酿著名。 2.指茅台酒。
2、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3、茅室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4、茅室蓬户: 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5、茅屋: 茅屋,意为用茅草盖的房屋。词语出处为《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杜预 注:“以茅饰屋,著俭也。”
6、茅屋采椽: 茅屋采椽,máo wū cǎi chuán,成语,意思是指住宿简陋。
7、茅庐三顾: 茅庐三顾 (máo lú sān gù)解释: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简作“三顾”。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8、茅店: 乡村小客舍。
9、茅舍: 茅屋:竹篱~。
10、茅茨不翦: 谓崇尚俭朴,不事修饰。《韩非子·五蠹》:“堯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史记·李斯列传》:“堯 之有天下也,堂高三尺,采椽不斲,茅茨不翦。”汉 桓宽《盐铁论·通有》:“文學曰:‘古者采椽不斲,茅茨不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