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的近义词: 取义成仁,取之不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之不竭,取乱侮亡,取乱存亡,取予有节,取代,取信,取信于人
取其精华的反义词:
取其精华的拼音: [ qǔ qí jīng huá ]
取其精华的中文解释: 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取之不尽:取之不尽,尽:完。拿不完,用不完,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常与“用之不竭”联用,也作“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孟子·离娄下》:“他那源头只管来得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供自家用。”宋·郑兴裔《郑忠肃公奏议遗集·,请罢建康行宫疏》:“天地之生财有限,小民之膏血几何,势无取不尽而用不竭之理。”宋·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汉语词汇,出自《前赤壁赋》,解释为竭:尽,完。。
取之不竭:取之不竭,出自《庄子·天地》,意思为拿不完,用不尽。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取予有节: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取代:1.排除别人或别的事物而占有其位置:用机器~手工生产。 2.化学上指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通过化学反应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
取信:《汉书·刘向传》:“唯陛下深留圣思,审固几密,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 晋 陆机 《豪士赋》序:“夫以笃圣穆亲,如彼之懿;大德至忠,如此之盛;尚不能取信於人主之怀,止谤於众多之口。” 唐 韩愈 《科斗书后记》:“愈叔父当大历世,文辞独行中朝,天下之欲铭述其先人功行,取信来世者,咸归韩氏。”
取信于人:取信于人(qǔ xìn yú rén),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出自于晋·陆机《豪士赋序》:“取信于人主之怀,止谤于众多之口。”做人、做事不要老持怀疑、猜测的态度,这样就会失信于人,要取信于人,就要相信别人,做事诚信,不偏激。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一件事情有它好的一面就有它坏的一面, 要取其精华, 去之糟粕.
3、多读书,还应读好书。读书要应有个选择性,对书本中的知识也要有选择的采纳,就是所谓取其精华。
4、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取其精华,这将使我们能够在很多方面获得巨大的进步。
5、我们应该正确评价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治”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6、这种研究有利于文化的正迁移作用,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促进本民族语言、人文文化的发展。
7、通过对精益成本管理优缺点浅析浅析,结合饲料加工企业成本管理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出适合饲料加工企业的精益成本管理。
8、本文对美国案例教学法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进行考察,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它的优点其存在的一些缺陷,有助于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通过分析它的价值和不足让我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指导后来的艺术家。
10、对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反思和审视,作出历史的辩证的评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1、对《颜氏家训》研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2、研究我国古代卷轴仕女画为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指导我今后如何表现当代女性的形与神。
13、此茶取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独有的生长环境成就了其极品地位。
14、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多样化的工具和技术却正从科技和媒体之间的冲突和混乱中形成。
15、首先是视频网站的鼻祖 Youtube.com,只要你 已准备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有大量的旅游视频内容。
16、新闻往往最早出现在twitter上,我通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给我的网站带来最好的报道。
17、文化能够使该公司对面临的机遇和极限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他们可以取其精华或克服自己面临的问题。
18、更深的认识儒家思想。从而更进一步的取其精华。促进社会的发展。
19、我们要取其精华,学习它们的创新精神,推动我国与世界的交流。
20、目前日本在这方面的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发展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技术。
21、韩剧中好的东西还是有的,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必竟我们要做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2、我们要做到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4、本文通过对孔子德治思想的分析,取其精华,将其引入高校管理工作,就如何更好地构建和谐高校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25、然而,在我们面临不同文化时,应该充满理智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6、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27、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取其精华,规范完善,使其发挥作用。
28、对于这样的作品,我们不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9、作者认为,对中国书院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批判地继承,实为当今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所必需。
30、所以我们现在以批判和吸收的眼光对待“明人伦”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31、文章通过对“侠义英雄主义”的具体剖析,认为取其精华,将对青少年人格的完善与个性的培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2、读书要应有个选择性,对书本中的知识也要有选择的采纳,就是所谓取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