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的近义词: 戎马
兵马的反义词:
兵马的拼音: [ bīng mǎ ]
兵马的中文解释: 兵马,指士兵和军马。亦泛指军队。语出《东观汉记·来歙传》:“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
戎马:戎马,指怀胎的母马;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见《宋书·武帝纪中》:“承亲率戎马,远履西畿,阖境士庶,莫不恇骇。”
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2、各诸侯, 举袁绍为 盟主, 带各路兵马杀向洛阳,讨伐董贼.
3、秦始皇兵马甬博物馆.
4、新做八角一座城, 内藏兵马多少名.
5、3%的总失业率看上去还不错,因为公司都收敛锋芒、留住兵马,期待经济复苏的到来。
6、1970年夏天,有三路兵马征战超音速运输机领域,俄罗斯的图-144、仍然在设计阶段的波音2707-300以及协和超音速客机。
7、次日,马腾领着西凉兵马,将次近城,只见前面一簇红旗,打着丞相旗号。
8、请你将这支军队,困在你百姓以色列的手中罢!使他们的兵马都蒙受羞辱。
9、始皇一听,决计亲率兵马渡船登小岛查看。
10、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一队兵马领路而至。
11、遂传令兵马集中,分东西二路沿海滩选址。
12、兵马司是由一些在D -22找到栖息地的艺术家们创建的。
1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4、首张专辑计划今年九月份在兵马司唱片发行。
1、兵不厌权: 兵不厌权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2、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指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3、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4、兵不污刃: 词 目 兵不污刃 发 音 bīng bù wū rèn 释 义 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 处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近义词 兵不血刃用 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5、兵不由将: 兵不由将 (bīng bù yóu jiàng) 是中国的成语,解释: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6、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 bing bu xue ren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王贲兵不血刃,两月震之间,尽得山东之地。”
7、兵不雪刃: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8、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是中国的成语,比喻敌兵已到城墙之下。指大军压境,已遭围困,形容形势十分危急。《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今有 荆 楚襄王 为招讨,合诸国兵马约二十馀万,猛将数十员,兵临城下,将至濠前。
9、兵书: 兵书是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10、兵体: bīng tǐ ㄅㄧㄥ ㄊㄧˇ 兵体(兵体)犹兵法。《汉书·晁错传》:“皇帝问太子家令:上书言兵体三章,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