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谱的近义词: 印举,印刷,印发,印对,印度,印本,印染,印牌,印章,印累绶若
印谱的反义词:
印谱的拼音: [ yìn pǔ ]
印谱的中文解释: 印谱是鉴赏家将其搜寻的历代玺印和名家篆刻精品编印成册,供人研究、鉴赏和临摹。我国的印谱起源于宋代,但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印谱,是明代隆庆时期的顾从德于1572年编辑的《集古印谱》,这套印谱一共六册,内容包括作者本人的收藏及他人所藏的印章,其中收录的玉印150余枚,铜印1600枚。顾从德的这套印谱开创了原印钤盖拓谱的先河,刊行后在金石界引起了很大震动。《集古印谱》出版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这套印谱再次增补,玉印增加到220余印,铜印增加到3200余枚。顾从德的《集古印谱》在题列编排、用笺规格、译文考证等方面都极其细致,为以后的印谱形制奠定了基础。
印举:见“印谱”。
印刷: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也用使用Graphic Communications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印发:印刷散发;印刷分发:~传单。把这份材料~给各科室。
印对:犹印证。
印度: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西北邻巴基斯坦,北邻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东北邻孟加拉国、缅甸,东南临孟加拉湾,南与印度洋中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相望,西南临阿拉伯海。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
印本:印本,印刷的书本。对写本而言; 或专指出版物及文稿初步的编订文稿,对定稿而言。宋王溥 《五代会要·经籍》:“见在雕印板《九经》,内有《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四经未有印本。”
印染:为纺织品印花和染色:~技术。
印牌:1.将印和令牌。 2.清初颁发的一种户口登记牌。
印章:印章,英文stamp,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制作材质有 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
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1、《桐乡徐氏印谱序》是王国维在清华研究院撰作的有关古史与古文字的最后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