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血的近义词: 披心沥血
披肝沥血的反义词:
披肝沥血的拼音: [ pī gān lì xuè ]
披肝沥血的中文解释: 比喻竭尽忠诚。
披心沥血:剖开心滴出血来。比喻竭尽忠诚
1、披发入山: 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2、披发左衽: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
3、披发左袵: 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 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袵”。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披秉》:“胡兒自古以來,披髮左袵,習以爲俗。”亦省作“披髮”。清 方文《舟过芜湖寄怀沈昆铜》诗:“四海倏披髮,中原誰枕戈。”
4、披发文身: 原作被(pī)发文身。头发散披,身上刺有花纹。中国古代吴越一带的风俗。《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
5、披发缨冠: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6、披古通今: 披古通今 (pī gǔ tōng jīn),披:翻阅;通:通晓。阅读通晓古今书籍。
7、披坚执锐: 披坚执锐,中国成语,是指将领亲赴战场打仗。形容全副武装。
8、披头散发: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二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
9、披头盖脑: 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
10、披头跣足: 【名称】披头跣足【拼音】pī tóu xiǎn zú【解释】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